发布日期:2024-09-05 10:19 点击次数:87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围绕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生态,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
1. 了解股指期货市场:在选择股指期货配资策略之前,了解股指期货市场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了解不同的股指期货合约、交易时间、交易规则和风险管理措施等信息,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作和风险。
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过去5年,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年均保持30%以上的增速;科技型中小企业获贷率从14%提升至47%。科创类债券建立注册发行绿色通道,发行规模持续提升,科创票据累计发行8000亿元。服务科技创新的股权融资市场快速发展,超过1700家专精特新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达3万亿元。
“发展科技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马天娇对《》记者表示,目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在融资结构、配套条件、金融机构服务能力等方面仍存薄弱环节,《工作方案》提出针对性举措,推动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全面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强度和水平,为各类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
加速落地
《工作方案》提到,将中小科技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完善适应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特点的信贷、保险产品,深入推进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丰富创业投资基金资金来源和退出渠道。
中小科技企业往往规模较小,缺乏有效抵押物,传统银行产品很难满足其信贷需求。今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据悉,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5000亿元,其中1000亿元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初创期、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首次贷款,激励金融机构更大力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随后,银行机构积极部署,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目前,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已在多地“落地开花”。
合聚高分子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聚高分子”)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营合成材料制造,拥有15项发明专利,所研发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光电领域,市场竞争优势较大。
在得知企业受困于资金短缺问题后,建设银行广东佛山分行迅速组建服务团队,通过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首创的科技企业多维评价体系对其进行评级,充分运用“善新贷”纯信用、全流程线上的产品优势,成功为其提供810万元资金支持。据悉,这笔贷款能符合科技创新再贷款申报条件,后续企业还能享受财政贴息,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对于我们这种初创企业来说,融资一直是个大问题。多亏了建行提供的高效金融服务,真是太感谢了。”得知贷款成功批复的消息,合聚高分子负责人雷彩红欣喜地说。
据悉,中国人民银行日前与科技部依托“创新积分制”评价,遴选了首批近7000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向21家全国性银行推送。各银行机构快速响应,迅速行动,首笔科技创新贷款近日已发放,后续其他贷款将陆续投放。中国人民银行与科技部正在组织开展第二批32万余家科技型企业创新积分评价,遴选企业名单推送给银行。
强化全周期
综合化金融服务
在受访专家看来,目前,我国银行业需强化业务能力建设,以高质量科技金融服务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马天娇表示,一方面,应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加快制定支持科技金融业务的战略指引,明确科技金融业务总体发展思路;完善激励机制,设定合理的考核指标,侧重科创企业的未来储备和拓展,评价综合收益,充分调动各条线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应创新服务模式,强化全周期的综合化金融服务,针对处于初创期、成长期的科创企业抵押物不足的“轻资产”经营模式特点,推进知识产权质押等新型信贷方式;优化投贷联动服务模式,探索以股权融资为抓手服务科创企业的模式,支持直投公司在有潜力的地区设立科创基金,银行搜寻合适项目推荐给基金开展投资。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表示,银行应完善和创新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可以探索以人才、技术、业务模式和市场前景等作为评价要素,以商标权、专利权作为质押物,加快引入外部增信措施,让不符合传统授信标准的企业轻松获得融资。
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看来,未来,金融机构应围绕科创企业发展实际,增强服务意识,通过创新产品服务、数字金融赋能等举措提升服务能力,并拓宽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此外,还应强化市场监管与引导,确保金融支持科创企业落地见效,维护市场正常竞争秩序,防范潜在违规行为与潜在风险等。
“应探索建立对于初创型科技企业授信的尽职免责机制股票配资大全,研究高新技术产业的相关政策和核心技术,准确把握产业的发展周期和经营特点,充分研判所投企业的发展潜力,提高信贷投放的精准度和有效性。”马天娇补充说。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利息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2 香港永華证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